- 中文
- English
黎雄才
黎雄才,1910年5月15日生,2001年12月19日逝世。广东省肇庆市人。生前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、副院长兼国画系主任;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;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;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;第五、六、七届全国政协委员。 擅长中国画,尤其擅长巨幅山水作品,有“黎家山水”之美誉,为当代岭南画派重要代表之一。早期代表作《潇湘夜雨图》,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奖;《珠江帆影》为德国博物馆购藏。20世纪50年代,创作了《森林》、《三峡》等优秀作品。后《森林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。而长达32米的力作——《武汉防汛图卷》,更赢得“防汛史诗”的高度赞誉,并被中国美术馆珍藏。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举办个人画展。1979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朝鲜。应日本福冈市邀请,出席亚洲美术馆开幕式。1982年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,并讲学示范。1983年,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赴菲律宾访问;同年6月,参加我国驻泰国大使馆落成典礼;9月,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加拿大,进行文化交流。1985年5月,应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邀请,与关山月一同赴澳举办联合画展;6月,参加广州诗社代表团赴新加坡出席“乙丑诗人节”。1986年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“中国画研讨会”及“穗港澳国画联展”。 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画展有:“黎雄才近作花卉展”,在新加坡举办的“岭南国画展”、“黎雄才、梁世雄访日画展”,与关山月、司徒奇合办的“春睡画院三友画展”,先后在广州、高要、香港、澳门及北京举办的“黎雄才从艺八十周年画展”等。
年表
- 中文
- English
1910年 | 5月15日生,广东省肇庆市人;
|
---|---|
1924年 | 他就读于肇庆中学;
|
1926年 | 拜高剑父为师,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,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;
|
1932年 | 得到高剑父资助,赴日本留学,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;同年创作《潇湘夜雨图》,参加比利时国际博览会,获奖;
|
1935年 | 毕业归国,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;
|
1939年 | 任教于肇庆第七中学;
|
1943年 | 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,任副教授;
|
1948年 | 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;
***建立后,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、中南美术专科学校、广州美术学院教授、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; |
1972年 |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作《***第一山》;
|
1974-1975年 | 又作《朱砂冲哨口》、《迎客松》、《庐山朝霭》、《黄河》。除《黄河》为高要市黎雄才艺术馆收藏外,其余均被广东迎宾馆收藏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举办个人画展;
|
1978年 | 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、副院长兼国画系主任;
同年,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; |
1979年 | 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;
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朝鲜。应日本福冈市邀请,出席亚洲美术馆开幕式; |
1981年 | 黎雄才山水画谱》出版,这是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,对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的精华,进行科学归纳和生动阐释的结晶,为青年学生和研究中国绘画发展的学者提供的范本;
|
1982年 | 分别在香港和菲律宾举办个人画展,并先后访问了朝鲜、日本、菲律宾、加拿大、美国等国家;
冯平山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,并讲学示范; |
1983年 | 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赴菲律宾访问;
同年6月,参加我国驻泰国大使馆落成典礼; 9月,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加拿大,进行文化交流; |
1985年 | 5月,应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邀请,与关山月一同赴澳举办联合画展;
6月,参加广州诗社代表团赴新加坡出席“乙丑诗人节”; |
1986年 | 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“中国画研讨会”及“穗港澳国画联展”;
|
1987年 | 获广东省颁发“鲁迅文艺特别奖”,担任岭南画派纪念馆首届馆长;
同年为广东省政府迎宾厅、北京***绘制巨幅画作《迎客松》、《万壑松风》等; |
1993年 | 3月,“黎雄才艺术馆”在广东肇庆高要市揭幕,这是当时国内***的首个以艺术家个人命名的艺术馆;
|
1999年 | 捐150件作品给广州艺术博物院;
|
2001年 | 7月,获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第一届“金彩奖”,这是我国绘画界专业学术的最高奖项,黎雄才是国画界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;
12月19日在广州逝世; |